2016年9月2日星期五

文学教学法反思(三):散文——散文的教学重点及「文学教学」的关键(又议本课活动之不足)

从散文的文体特征与教学重点反思「文学教学」的关键

从巴金的《繁星》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写景为主的散文很少只是为了描写景色而存在,作者往往是通过写景以抒情;而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到安宁的《一张忘取的汇款单》,以人物为主的散文也很少只是为了纪实记事而存在,作者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寄托所思。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一)从可观察的景物人情分析只可意会的隐含信息,(二)从隐含信息的角度反向诠释文本中的景物人情,(三)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人情传达隐含信息。换言之,散文教学必须注意散文夹叙夹议、情景同体的特征,并在分析中注重叙事/议论、写景/抒情间的关系。

诚如雅克慎(Roman Jakobson)认为,文学代表一种「对日常语言有组织化的暴力」,亦即文学有机式地组合、转化与强化了日常语言。这意味着,文学教学就应着眼于「语言」本身。当然,此处的「语言」并非意指词语教学,而牵涉了作者如何写的问题。以〈荷塘月色〉为例,倘若我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解决词障问题、分解各段大意或仅单独聚焦于文本中比喻句的写作技巧,即较接近语文教学的范畴。反之,若从文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不仅应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写出某字词或句子的意义。例如,朱自清于〈荷塘月色〉中写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其意涵为何?同时,教师也应正视文本作为有机式的语言整体,并引领学生注意作者如何尝试于全篇散文中寓情于景。更具体而言,〈荷塘月色〉采用了出走、夜游至回归的叙事结构,其中就以叙述者夜游玩赏景物作为文本描写的核心。又如篇题〈荷塘月色〉所示,荷塘与月色无疑是解读叙述者心境无法回避重点。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叙述者如何于首尾中先表明其夜游之因,又如何以回归作结。事实上,全篇文本旨在彰显叙述者纷扰的心境如何于夜游的美感经验中获得了洗涤与净化,从而重获心灵的宁静。但唯有将景物描写放入全篇文本的叙事脉络,侧重于叙述者空间移动中的景物描写,才能解读其中隐含著作者心境变化的信息。

反思本课活动的不足之处

反思今天的课,我们认为在教《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使用“板块图 Panel Drawing”,让学生来描绘荷塘景色的这一方式的确有其不足之处。让学生画图的教学方法在古典文学的教学中,尤其是诗词这一块的确相当适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试图画出李清照《如梦令》的场景,这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古典诗词简短句子所要带出的种种意象,并能让学生对其“空白处”进行想象。然而,如果是对于现代散文的教学,我们必须考量到现代散文强调对于景物、心情的细腻描写,而这些部分都只能透过文字去把握,如果让学生去根据散文的内容进行画图,可能会忽略了当中细致描写的部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能无法就《荷塘月色》文中那样细致的景物描绘来画图,例如“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等诸如此类的叙述,甚至是一些比喻句,是相当难以用图画来呈现的,这也许会让学生感到相当困扰。因此,在设置教学活动上,使用画图的方式是需要相当谨慎的。

另外,我们在安排课堂活动时可以结合读者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联系文本的内容,从而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文本的情境。最后,我们须要提醒自己的是:老师在设问题的时候应避免以语言课的方法进行提问。例如:我们要学生找出文本里的内容来分析修饰手法时,可以避免使用“例子”等的字眼而用“词句”。

2016年9月1日星期四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目标与步骤



  • 教学目标:
    • 中四高华源流的文学班学生能够就朱自清《荷塘月色》(简化版):
      • 透过分析景物的变化,掌握作者由“不宁静”而至宁静的心境变化;
      • 说明作者在文本里为了展示情感变化而采用的艺术手法(比喻、烘托、反衬)。
  • 课前任务:
    • 登陆Edmodo观赏有关作者生平的视频。
    • 阅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简化版),为生词释义并回答以下思考题。
      • 课前思考题:
        • 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有哪些?(荷塘、月色、自己的心情)
        • 作者的描写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 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作者去荷塘的缘由和时间
          • 第二部分:第二至三段-描写前往荷塘路上的景物
          • 第三部分:第四至五段-描写荷塘的景物
          • 第四部分:第六段-描写荷塘周围的景物
          • 注:第七段是结尾
  • 课堂教学步骤(2堂课):
    • 导入活动(测试学生所已知):
      • 朗读文本(考察生对生词读音的认识)
      • 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或Socrative平台)让生分享对课前思考题的想法(考察学生对文本结构的认识)


    • 主体活动:
      • 荷塘景色“板块图 panel drawing”(考察/补充生对文本写景释义的知识)【注:此活动拟删改,请参考相关反思记录】
        • 生分为四组,各领文本四部分(见上文)之一,并在麻将纸上针对该部分的写景内容进行白描图画。
        • 画成后,师按照情节发展顺序将图画贴在白板上。
        • 生必须向全班呈现自己的图画,并解释自己的图画是如何与文本字句对应。
        • 师生可就文本各段落对景色的描述追问负责组别,若画有遗漏偏误,负责组别可当场补遗纠正。
          • 注:《荷塘月色》的画面性极强,故可以绘画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其写景之认识。师可由此导入文本抒情一面的分析。
      • 专题讨论——“借景抒情,咏物言志”(通过引导,让生从已知之写景知识延伸至未知之抒情分析)
        • 生再按以上分组(即根据结构四部分的分组)对负责段落进行深入分析(引导问题如下)。
        • 根据引导问题为该段制作专题简报,并向全班呈现。
        • 师对专题简报进行点评补充,并引出文本“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 专题讨论引导问题(须扣住教学目标题!):
          第一部分——第一段、
          • 第一段的场景在哪里?
          • 结合课前任务的阅读材料,为何作者会”这几天的心里颇不宁静”?
          • 回到家后,“我”的心情是如何的?(沉淀心情,恢复宁静)从哪里看得出?
        • 第二部分——第二至三段
          • 对于”我”而言,白天和夜晚的差别在哪里?(景物、心情的差别)
          • 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场景在哪里?空间的移动如何影响“我”心境上的变化?从哪里看得出?(家到小路,“自由的人”)
        • 第三部分——第四至五段
          • 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场景在哪里?空间的移动如何影响“我”心境上的变化?从哪里看得出?(小路到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 作者在第五段里如何描写月色?这表现“我”的何种心境?(烘托手法,平静心情)
        • 第四部分——第六段
          • 第六段结尾处有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 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究竟“没有什么”?你为何如此认为?
            • 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凸显自己什么样的心境?(反衬;乐景写哀,平静心情的波动)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

微型小说精品赏析

从解读故事到理解人物

小说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手段决定了读者在鉴赏小说作品时要遵循独特的鉴赏规律和鉴赏方法。作为叙事性文学文体,小说世界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物形象、一个一个的情节事件、一个一个的环境景物有机有序地组合而成。作为借助语言作塑造形象的媒体的文学文体,小说的这些系列形象是在鉴赏者的脑海里通过想象间接生成的。小说作家用一个一个的词语、一句一句的有序化、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小说形象。小说读者将通过读懂这一个一个的词语、理解这一句一句的语言,在自己脑海里再现小说作家描述的形象。所以,进行小说鉴赏的第一个前提是鉴赏者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他起码能认识2000以上的汉字,能根据词意和句意,通过形象思维在自己的大脑里复现小说描述的系列形象,并把小说系列形象联接为一个完整的有因果关系的故事。

这是一种在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综合作用下的对小说故事的总体直觉感受。中西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小说"寓教于乐"的审美功能常常是通过可读性很强、艺术感染力较大的故事来实现。具备了小说鉴赏能力的读者在进入小说鉴赏过程的第一环节,就是通过总体地阅读小说的文字语言,迅速把握这篇小说的故事的基本轮廓和情节的基本类型。

小说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由小说人物的性格、言行生发的一件一件事情的有序组合。有什么样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小说就会生发什么样的事情和情节。小说鉴赏者在了解了故事轮廓和故事类型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把握小说人物、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小说故事中显现的小说人物均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中鲜明地表现出某一个性格侧面的特征,小说作家写进故事中的事情经过了严格的选择和提炼,这些材料能生动地展示人物突出的某一方面的个性。相当多的短篇小说、微型小说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写人的。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里表现出了矛盾的性格元素,概括出了生活中的复杂人物性格现象。有的小说人物在作品中展示了一个复杂的性格系统。一般的中长篇小说塑造的小说人物常常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在小说故事中描述的小说人物命运也有各种各样的遭遇。有的小说人物从顺境走入逆境,承受了人生的巨大灾难。有的小说人物从逆境走入顺境,概括着生活中的美最终要战胜丑。有的小说人物象张至璋的《路》中写到的狮仔那样,在短暂的故事时空里发生"灵魂搏斗",他从决定杀人到决定不杀人,生命意识在短短20多分钟里产生了相反的剧变。有的小说人物象聂华苓的《珊珊,你在哪儿?》中的珊珊一样,15年来由清纯的美变为粗俗的丑,在一个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人物的外貌与性格出现了"质的渐变"

无论是人物性格特征还是人物的历史命运,小说作家往往要在其中寄寓他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和审美评价。小说作家常常是把他主观上对人物的感悟以及想确立的作品主题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和曲折多变的人物命运来含蓄地传达。因此,符合规律的小说鉴赏是在鉴赏故事的同时欣赏小说人物形象。

从体味细节到把握情节

小说鉴赏在完成了上述第一次总体阅读后可以进入第二个环节──"局部解剖"了。当小说读者开始对小说作品进行第二轮阅读时,他的审美注意可以先放在大致区分小说的情节单元上。在对每一个情节单元进行细致品味和分析时,他的艺术感受力可以着重放在每个情节单元的写人细节上。从小说创作方面讲,作家生动、鲜活地刻划一个小说人物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就是要选择和提炼一批高质量的写人细节。小说人物产生一般化、概念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作家没有掌握和提炼出若干个生动而典型的写人细节。人们一说起小说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典型人物时,往往就能想起若干个体现他的性格特征的细节。小说文体感的产生、小说与其它文学文体的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小说细节的叙述与描写上,所以小说鉴赏在进入到"局部解剖"时,就应该欣赏作品精采的写人细节,体味写人细节的高质量与生动性,并为作家提炼了如此富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细节以及用如此精妙的艺术表达方法来再现细节而拍案称奇。

如何欣赏小说的写人细节呢?小说读者可以根据这个写人细节的动作内容和外在形态迅速了解这个细节体现人物的"行为内容"。但小说读者鉴赏细节绝不能停留在这肤浅的第一层面上。高质量的写人细节一般会在人物的"行为方式"上展示人物性格的特征。同样是做一件事情,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作法。小说读者要从这一个写人细节上看出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并由此把握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

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说,把一系列的细节联接起来就构成了一条有机的情节链,小说情节的实质就是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的各种细节连贯有序的艺术组合。小说情节有客观的内容因素,也有主观的形式因素。说它是客观的,是因为小说情节的各个细节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说它又具有主观的形式因素,是因为小说作家并不按照现实生活的原有形态来排列组合,它根据小说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审美理想加以重新结构。小说情节的艺术时空相对于生活本来的时空来说已做了新的重建与改造。小说情节与现实生活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小说作家对情节的构造和小说读者对情节的鉴赏。

因为小说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要求小说作家设计的情节要真实,这种真实像亚里斯多德所说,它是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概括生活中许多同类的事情;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按照生活的必然律,这个事件虽未发生,但其本质和规律决定了它可能会发生。如果小说情节里反映的生活事件,生活中虽然发生过,但它是生活中的支流或假象,不能体现生活中的全局和整体的真实状况,读者就会觉得这种情节不真实;如果小说情节反映的事件是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它超越现实生活太远,不能激发读者联想自己的生活,那读者也会觉得这种情节是虚假的。

因为小说情节还来源于作家的主观创造,小说情节时空在作家的重建和改造下,以集中、新奇的形态来超越现实生活,形成对读者强烈的审美刺激。小说情节中的巧合、误会、悬念、对比、重复……等情节技法的出现,都是为了把读者熟悉的生活用新奇、陌生的形态来表现,实现小说情节"既出意料,又入情理"的审美境界。

如何鉴赏小说情节?如何鉴赏小说情节"既真实又新奇""既出意料、有入情理"的情节境界呢?首先看小说情节事件的典型性。小说情节要能概括日常生活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本质内容和人性深层的心理内容,以这种相关性与概括性来激发小说读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联想。其次看小说情节组合形式的机智性。要特别留意体味小说作家在组合小说事件和小说细节时有哪些机智的构思和技法,有哪些巧妙的形态和策略。

要形成对小说情节鉴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在大量的鉴赏小说情节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些小说情节理论,在脑海里建立一些情节模型。小说情节因小说种类的不同而有各种各样的模型。故事小说、人物小说、心理小说……有自己特殊的叙述模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破小说……也有自己富有个性的结构模型;微型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更有自己稳定的文体模型。

譬如我们分别鉴赏微型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情节时,就可以从它们最富有文体特征的情节模型入手进行拆解和组合。微型小说体微式短,它比较讲究在情节的尾部制造意外结局来给读者一种阅读震惊。为产生这种情节效果,小说作家常常要用到一种把误会和悬念叠加使用的"释悬曲转"模型。短篇小说的艺术时空比微型小说要阔大,但短篇小说又没有长篇小说那种全方位反映生活纵断面的优势,短篇小说的构思常常要通过重建新的艺术时空来机智地反映生活、表达主题。于是短篇小说的"时空交错模型"便应运而生。聂华苓的《珊珊,你在哪儿?》写男主人公李鑫想去会见15年没见面的初恋女友,作品只写了李鑫在去吉林路的公共汽车上的一个事件的片断,但在这个"横断面"的叙述中,作家以李鑫的眼睛和心灵为线索,不断切入一些李鑫对15年前生活的记忆,待形成了"现实─往事─现实─往事─现实……"的时空交错模型后,作家突然让公交车上那个粗俗作做、令人生厌的妇女与十几年来让李鑫魂牵梦绕的清纯女孩珊珊重叠。突兀的嘎然而止的结局令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对人无情的重塑,体验到理想的美在世俗生活中的破灭。用新形态的、陌生化的艺术时空,机智地表达小说作家的立意和审美情趣,这是"时空交错"等短篇小说情节模型形成的原因之一。

长篇小说有以《唐·吉诃德》为代表的"单线式情节模型";有以《安娜·卡列尼娜》为样板的"双线式情节模型";有以刘心武的《钟鼓楼》为试验文本的"橘瓣式情节模型"……长篇小说要真实、全面地并富有艺术感染力地反映纵断面生活,它的情节模型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有深度、有厚度地概括立体式的纵断面生活。为实现这个艺术目标,传统的长篇小说和当代的长篇小说都在探讨一个有艺术生命力的长篇情节模型──综合立体与线性的"串珠模型"。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写了108将的故事,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曲折、动人以至是惊险的传奇。作品用若干回写足、写透一个人,在这几个回书中,横断的、纵断的、现实的、历史的生活全面铺开,形成了以这个人物为核心的独立故事。每个人物独立的故事就像一颗完整的珠子。然后这许多珠子用一条艺术线索将它们连接组合。全篇的叙述按线性铺开,但每一颗珠子展示的人物生活又是立体的。这就是综合立体与线性的"串珠模型"。这种长篇情节模型因其特殊的艺术优势和艺术功能直到今天还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如果我们从这些情节模型来鉴赏小说,就会发现中外小说艺术发展过程中带规律性的现象,会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别的小说作品有更敏锐的鉴赏意识,有效地提高对小说文体的鉴赏水平。
http://www.360doc.cn/article/79261_9282809.html

2016年8月29日星期一

文学讲座:世界华文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策略



主讲人:鲁晓鹏教授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较文学系


主持人:丁珍珍助理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日期:2016年9月1日(星期四)
时间:12:00 - 2:30PM
(45分钟讲座+30分钟问答)
地点:南洋理工大学 文学院会议室(05-57)

讲座将以英语进行,问答环节则以中英双语进行。







【主讲人简介】
鲁晓鹏于1979年赴美留学,1990年获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匹兹堡大学任教多年,2002年起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目前为该系系主任。他曾创办该校电影系,并出任首任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世界电影、后社会主义电影、跨国华语电影、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中国传统叙事学、文化理论、全球化研究、东西方比较诗学等,出版了《跨国华语电影:身份认同、国家、性别》、《华语电影:编史、诗学、政治》、《中国跨国视觉性与全球后现代性》、《中国现代性与全球生命政治》、《从历史到虚构:中国叙事诗学》、《文化·镜像·诗学》等中英文论着、编着多部。

2016年8月28日星期日

介绍:泰瑞·伊格顿《如何阅读文学》

泰瑞‧伊格顿
(Terry Eagleton)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英文系杰出教授、圣母大学英文系杰出客座教授。是英语世界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撰写了超过四十本关于文学理论、后現代主义、政治、意识形态與宗教的书。

作者自序

与踢踏舞一样,分析文学作品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尼采所称的“慢读”传统正面临逐渐消失的危机。借由仔细地考察文学形式与技巧,本书想略尽棉薄之力以挽救这项传统。我希望这部作品可以充当初学者的指南,也希望这本书能对已经投入文学研究或在空闲时喜欢阅读诗、剧作与小说的人有所帮助。我将试着说明各种问题,例如叙事、情节、人物、文学语言、小说性质、批判性的诠释问题、读者的角色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本书将讨论几个作者,以及一些文学潮流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写实主义,读者也许会想了解这些思潮。

我想,一般人都知道我是文学理论家与政治批评者,有些读者也许会想,这跟这本书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想从文学作品找出政治或理论问题,必须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有一定的敏感度。在此,我希望提供读者与学生一些基本的批判性工具,如果少了这些工具,他们不可能继续讨论其他的问题。我希望在过程中显示,批判分析可以是有趣的,而这么做有助于破除分析是乐趣的敌人这样的迷思。


目录

开头 Openings

创世纪的开头、白鲸记的开头、咆哮山莊的开头……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與笔调。文学作品的开头,除了负责捉住读者的目光,其实也暗示了作品的情节展开、格局与人物的性格。

人物 Character

文学人物的生命只存在于文本之中,惟有阅读,才能讓让他們持续存在。不同流派的角色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他们所带给读者的,是想像与体验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叙事 Narrative

叙事是文学作品所采取的观点。叙事者的设定,将決定作品的特色、限制与是否可靠。而情节则是书中內容的概述,是叙事的一部分,当人们问我们故事在说什么时,他想知道的就是所谓的情节。

诠释 Interpretation

文学的存在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事实为何。当小说被置入某个特定的脈絡中,其真实或虛假就不再是重点。要紧的是,小說如何在想像的逻辑里行动,而我们如何对之做出诠释。

价值 Value

文学作品的好坏如何判断?洞察的深度、與真实人生的贴近程度、形式的连贯、普世性的诉求、道德的复杂性、语言的创造性、想像的视野……這些都曾被视为评估作品的指標,而世代不间断的诠释与阅读,将賦予文学作品新的价值。

时代的矛盾:新加坡华文文学与精英化国族主义间的微妙互动

庄华兴(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讲师)    2016-7-23
转载自: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4307
新加坡目前奉行的现代化—精英化正跟新华文学产生矛盾,因新华文学不断强调需要跟过往的记忆接轨,执着于延续传统。换句话说,作为奉行公民国族主义新加坡的现代化─精英化,让新华文化与文学不但不占优势,反而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与处境。
新华文学(按: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至今,基本上跟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兴现代化政体是分不开的。新加坡走的现代化道路跟其他国家的经验相似,即走向民族─国家化,这在国家政体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特别显著。虽然新加坡的民族─国家化由华人主导,但它的走向却不是以华人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民族─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它的现代化发展朝向精英化、混杂化与国际化,而出现在新加坡的精英化,具体说是英文化。精英化强调趋同性与同一性,特别表现在语言、生活方式与品味、价值观念等层面。通过趋同性让社会的中产阶层能够更快产生粘合力与找到共性,而最终为国家的高生产经济目标做出贡献。
新加坡各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华人文化,虽然有着古老的传统,然而,作为现代化意义的民族概念,它如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 所说,新加坡华人文化是一个被创造的传统。换句话说,它跟近代中国百余年来的变动产生密切的联系。
自然,新加坡目前奉行的现代化─精英化就跟新华文学产生矛盾,因新华文学不断强调需要跟过往的记忆接轨,执着于延续传统。换句话说,作为奉行公民国族主义新加坡的现代化─精英化(而非马来西亚的种族国族主义),让新华文化与文学不但不占优势,反而处于一种微妙的位置与处境。
新华伤痕文学的产生
新华文学跟民族─国家化的关系具体反映在哪一些层面?以《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为例,选入的小说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这个特征。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新华伤痕文学。《任牧之》一文中的主人翁林研菲即新加坡迈入现代化─国家化的见证者:
她在60年代末离开新加坡,那年回国时,已是70年代中期了。回国的那一刻,她突然只感到若有所失,觉得自己正踏足的土地,已不复记忆中质朴可亲的热带岛国了。
在此,读者看到部分受华文教育华人的茫然与怅惘。小说另一主角任牧之从夜夜失眠到精神恍惚,另一篇小说《无非她与他之九九归异》中的角色Raymond患上“语言恐惧自闭症”。其他同类型的小说有《沉船记》和《獍,有此事》。
伤痕书写占《备忘录》颇大的比重,这是现代化─精英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伤痛普遍存在于新加坡华人的潜意识中。显然,它已从一般所熟知的外在离散转变成内在的流离,局外人并不容易理解。
反离散能解决问题吗?
因此,“华语语系文学 (Sinophone literature) ”如何看待这个后殖民语境中因国家化延生的问题?单纯的反离散叙事是否能有效解决新华文学面对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论述,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并未排斥或否定离散华人现象作为一种历史事实,但它相信离散有终结的时候。离散的终点就是意义的起点。
如果这里的“意义”是指本土深耕、在地化或本土化,把它放在新华文学的语境来看,这样的说法有多少强有力的例子可作参照?离散马华学者张锦忠不说本土化,而把它概括为地方感性 (sense of place) 。黄锦树则一口否定在地者的本土化论调,在他看来,本土化无异于马来化。新华文学的本土化论述如何因应,实有更艰巨的难题等待解决。
他者的身影几乎绝迹
收入《备忘录》的22篇作品中,他者身影几乎绝迹。他者意指“不同于既定标准或社会群体,或在生存和本体上处于非我状态的人或人群”。在新加坡,站在主流华人的角度,其他少数族群如马来人、印裔乃至其他外来者与新旧移民都在此列,当然也包括其他社会边缘群体。具体说,是我与别人在种族、性别等差异关系之间的区别。本文的他者特指前者。
拉冈 (Jacques Lacan) 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没有他者 (the Other) ,就不可能有主体。揆之新加坡的社会现实,读本无法完全让读者信服这就是现代化─精英化发展下具高度混杂性的新加坡,尤其是人种与文化的混杂,以及各色人种与声腔语调的众声喧哗。小说《无非他与她之九九归异》是《备忘录》一书中最为喧哗多声的一篇,那是因应新加坡转形,正式启动精英化─英语化的方向发展的时候。
这时候的新加坡意识与50年代欲建立的马来亚意识已不可同日而语。在笔者的阅读经验中,战后50年代的作者在这方面的实践,比当下的新华作品或许更具试验与冒险精神。赵戎《古老石山》语言的众声喧哗,不限于华语和华人方言,更不乏本土他者的声音;苗秀《太阳上升之前》的底层互动跨越了族群边界,与沙末赛益 (A. Samad Said) 以战后新加坡为背景的长篇《莎丽娜》 (Salina) 颇为近似。
威北华的《手》仍带有这种人文氛围,之后这个“试炼时代”随着新加坡的现代化与国家化逐渐隐匿而至消失。是时代氛围发生变化,还是建国后的新华作家已然改变?倘为后者,他者缺席的华语语系是否有效落实其本土性或在地化?它是否从原初面对的大中心掉入自己塑造的小中心?相较之下,新加坡英文文学是否比新华文学更接近“国家文学”?
混杂语言与本土性
如果把现有的新华文学的混杂性局限在语言,然后进一步把它归结为本土性,那么,这样的本土性语言与文学何干?新华文学面对的语言环境远比卡夫卡 (Franz Kafka) 的环境复杂。从现代美学角度衡量,语言的解域化(或称小写的中文)有没有条件成为经典,这恐怕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却往往忽视其问题背后的陷阱。这种问题也深深困扰着在地马华作者的书写。是故,华语语系的语言问题在反离散话语下,或许会再度暴露它的局限。
小文学 (minor literature) 在国家主义政策的挤压下,其困难不比中国中心的挤压更小。对小文学而言,教育是支撑与延续文学系统的唯一命脉,但是,在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强烈推行下,文学的根基已日益倾斜。不难预见,文学在未来将成为少数阶层的选择(如不必考虑工作前景者),这对文学系统的发展并非好事。
在谈新华文学的去(中国)中心之余,我们不应忘记新加坡(以及马来亚)还有另外一个中心是迎多于拒的。对新加坡英文文学不必说,对新华文学也大致如此。
西方殖民现代性的反思
西方殖民带来了现代化的发展,早在1815年4月17日,伦敦布道会传教士米怜 (William Milne) 在英属殖民地马六甲设立印刷所,并印刷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为对象的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9年左右,伦敦布道会成员B.P. Keasberry牧师给新加坡带来了印刷机印圣经,后来被峇峇族群掌握了印刷技术,出版了土生华人报章和中国章回小说翻译著作。这些都是本地区殖民主义现代性对华人和其他本土各族文化带来的进展与冲击。
印刷术的引入与交通系统的便利触发本土文化的传播,这是后殖民话语中鲜少被注意到的一面。譬如方修的《马华文学史》,以白话文学为起点,以及受中国革命文学话语影响,其对殖民主义现代性的思考几乎不太可能。
在新加坡取得自治以后,建立的行政体系可以说完全继承自前殖民宗主,最显著的是政治与经济制度、文官体系等。因此,独立后的建国方案自然是宗法于西方的民族国家蓝图。往后数十年,新加坡始终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国家主义意识几乎成为马、新两国的共用目标。1965年以来的新华文学和国家主义发展不难从这部读本看出来。
思考新加坡故事及回忆
在“新加坡华语语系文学”一词中,作为首码词或前置词的“新加坡”必然是一个主词。《备忘录》出现两种显著类型的小说,第一种是新加坡回忆和新加坡故事,第二种是思考或反思新加坡,其余小说则探讨普世性问题为主。
粗疏地分类,第一类小说包括《古老石山》、《手》、《太阳上升之前》、《夜茫茫》、《邂逅一条黑狗》、《白笑与阿祥》、《沉船记》、《燃烧的狮 子》、《豹变》和《碧螺十里香》;后者如《李隐的自我检索》、《无非与她之九九归异》、《任牧之》、《獍,有此事》和《浮城六记》。纵而观之,讲新加坡故事的不少,只不过欠缺问题意识和那轻如鸿毛、重如泰山的终极关怀。
《备忘录》所收的小说题材丰富、技巧多元,具体反映了新华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在此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即对土地与文化的执着。面对全球化去疆界化的冲击,新华文学能保有这一份精神,诚属难能可贵。
(注:本文是作者于新加坡举行的“华语语系国际论坛暨《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发布会”讲稿。)
庄华兴(图片取自《联合早报》)

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

淡莹《伞内·伞外》


玲珑的三摺花伞
一节又一节
把热带的雨季
乍然旋开了

我不知该往何处
会你,伞内,还是伞外
然后共撑一小块晴天
让淅沥的雨声
轻轻且富韵律地
敲打着古老的回忆

听雨的青涩年龄
管它是否已尾随
喧噪了一个夏季的
蝉叫,陷进泥潭
只要撑着伞内的春
我们便拥有一切,包括
沼泽里笨拙的蛙鸣

二月底三月初
我摺起伞外的雨季
你敢不敢也摺起我
收在贴胸的口袋里
黄昏时,在望园楼
看一抹霞色
如何从我双颊飞起
染红湖上一轮落日

文学教学法反思(一):微型小说——课堂活动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标准

  • 设计课堂活动时,必须考虑趣味性可行性有效性三方面的问题。可行性乃就实践而论,有效性乃就教学目标而论,趣味性乃就学习动机而论。此三者,以可行性为前提,以有效性为至要,以趣味性为辅助。
  • 透过这几周辅导课,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更精确具体地拟定教学目标与设计引导性问题。教学目标愈加明确,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可避偏离重点,让学生不至于混淆或无法消化课堂内容。而只有清楚掌握各别文本的文学史定位与叙事特色,才能定下明确的教学目标。

文学教学法反思(二):武侠小说——文体特征及导入活动草拟

文体特征 ➜ 教学需要 ➜ 理论支持 ➜ 活动设计
  • 文体特征:武侠小说与短篇乃至微型小说的不同在于小说对多重语境的铺垫。
  • 教学需要:在武侠小说里,人物形象的建构(教学重点)在空间的横切面上(叙事时代背景、江湖上的不同门派、门派内的不同系别)和时间的纵向面上(人物的成长过程)与这多重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先建构学生们对小说里多重语境的认识。
  • 理论支持:在带领学生认识语境的时候,我们不妨因循Bronfenbrenner生态理论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该论乃心理学之一论,强调人所处在的环境对其性格发展的重要性。Bronfenbrenner 乃将围绕个体的语境因素分为五大体系:microsystem, mesosystem, exosystem, macrosystem, chronological system(见下图)。 此分类乃以个体在该环境中的参与度为标准:在microsystems里,个体的参与度最大(如朋友关系、师门关系等);在macrosystem里,个体的参与度最低(如国家政治、门派间的宿怨等)。


有关生态理论”的更多细节,请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cological_systems_theory
  • 活动设计:
    • 因循以上分类,师可让生在小组里进行脑力激荡,把所有能想到的小说背景关键词写在贴纸上(如辽宋之争、净衣帮vs污衣帮等)并让他们把贴纸贴在麻将纸的相关栏目下。(注:小组事先在自己的麻将纸上画下五个栏目。各栏目标题乃对应Bronfenbrenner 的五个环境,但具体措辞可以更平易)。
    • 师再让各组进行gallery walk,点评他组的优缺得失,并用不同颜色的贴纸在麻将纸上留言。其后,各组针对其所得反馈进行重整(或补其不足、或调整关键词的分类),并向全班呈现讨论结果。
    • 接下来,师可从具体的关键词出发,通过引导性问题引导生思考每种语境对各别人物形象发展的影响。
    • 作业/下堂课的呈现(主体活动):每组针对一个语境下的关键词群进行报告,并举例说明其如何影响人物形象的发展。

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杜甫《旅夜书怀》今解刍议




眼下一般的理解
  • 将全诗分为前后两半:前四句乃“旅夜”之景,是寓情于景;后四句是“书怀”之言,是由景生情
  • 基于这个前提:
    • 认为三四句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为了“反衬(诗人在一二句里所传达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 认为五六句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则“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末联则是“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 不足:
    • 过分强调诗人的悲情而并未体会其被迫辞官的复杂情绪
    • 虽美之曰“情景交融”,但其实是对号入座,将全诗支解成“旅夜/书怀”两个段落而未正视二者的内在联系


见解(一):不止于悲情
  • 诗人不断使用大小(天地-沙鸥)、远近(夜舟细草-星月江流)的对比说明人与人事的渺小
  • 其中寓含的毋宁是一种既无奈又阔达的矛盾心情:无奈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实现,阔达是因为体悟到人与人事的渺小;这并非“孤苦伶仃、凄沧”等词可涵盖的复杂心绪
  • 清·黄生《唐诗矩》:一沙鸥”何其渺;“天地”字,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鸥”,语愈悲,气愈傲。古人亦认为此诗乃悲情与傲气相间之作


见解(二):将颔颈两联视作一对
  • 今解虽然高唱“情景交融”的论调,可是,在分析时仍是景归景、情归情,故而有前后分段的共识,将前四句视为“旅夜”所见之景,后四句视为诗人“书怀”之言。
  • 清·卢麰《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三、四雄大而有骨,不入虚枵,此居可辨。五、六亦大峭健,必无时弱。且二联一景一情,肉骨称适,章法最整。首联必多对起,又每用“独”字,此老杜所独。” 古人亦有将二三联视为一对的说法
  • 对赏析有什么影响?对“天地一沙鸥”的诠释!
    • 将三四联归入一处(即今解的做法)强调诗人的政治抱负不得实现 使“天地一沙鸥”的画面平添无奈与悲情
    • 将二三联归入一处则先讲天地星野江月之宽广,再以之反衬人事之渺小尾联“天地一沙鸥”顺承二三联的阔达之情而少了几分悲情
      • 影响读者对全诗的感性认知